国家高端智库 /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 / cdi-凯发官网入口

时间:2023-06-29 15:14

37

qq截图20230731152231.png

科技创新与商业进化是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以下简称海博会)发起“talk with blueconomy”系列对话,邀请来自政府、商业、科技、经济、思想、文化等诸多领域的高层嘉宾,共同探讨影响全球蓝色未来的重要议题,致力于推动前沿的科技与商业交流,构建全球商业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面向全球蓝色新未来。

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海洋经济展会,海博会每年在深圳举行,是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蓝色经济国际合作、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经贸平台。

以下为“talk with blueconomy”系列对话第七十三期。

做客嘉宾是: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前海分院副院长、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所长、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 胡振宇

胡振宇.png

深圳海洋经济发展新机遇

talk with blueconomy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发达的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自2017年《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16-2020年)》首次提出“推进深圳、上海等城市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如何建成具有国际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便已成为深圳经略海洋的首要课题,海洋经济发展也进入重要机遇期。

本期“talk with blueconomy”邀请到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前海分院副院长、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所长,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胡振宇。胡振宇副院长长期从事海洋发展战略研究工作,主持编制《深圳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深圳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深圳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广东省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方案》等,为深圳等城市的海洋中长期发展提供了诸多方案。

在采访中,胡振宇副院长为我们分析了深圳在经略海洋方面具备的优势,并对深化深港合作以及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出了建议。

以下为部分采访实录。

q: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地,您认为深圳在经略海洋方面具备哪些优势?

胡振宇:深圳发展海洋事业,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既是深圳的地理区位条件、经济发展基础使然,更是对国家战略使命的担当,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四点:

首先,深圳有向海发展的基因。80年代初,石油工业部根据对外合作开发南海油气资源的需要,筹建珠江口盆地油气勘探后勤基地,并选定蛇口半岛的赤湾。此后的赤湾,在不到4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聚集了位居全球前十的油气服务商。这是中国最早也是最国际化的深海开采工程,聚集了全球最顶尖的深海勘探技术,深圳也由此成为全国范围内率先下深海的城市。

其次,深圳具备地理区位优势。深圳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城市,它滨临南海,是南海开发的基地和桥头堡,承担着国家南海战略实施的重要责任。同时,深圳邻近香港,深港互补性合作将在港口物流、海事服务、临港融资、船舶交易等多个领域形成合力。

第三是深圳有丰厚的市场化土壤以及强大的创新能力。一方面,改革开放40余年,深圳当前市场主体已超400万户,海洋领域市场主体超2万户,这些企业是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市场基础,也是深圳优越营商环境的体现。另一方面,深圳是中国重要的ict产业基地、研发基地、出口基地和物流中心,积蓄了强大的创新势能。下一步,围绕“深水”、“绿色”、“安全”、“智能”等重大需求,创新势能“下海”,将为海洋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以及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创造条件。

第四是深圳的主动谋划、主动经略。早在2016年深圳就开始谋划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只是当时深圳的海洋发展并不显著,对此,深圳聚焦国家关注点,提前、主动谋划海洋发展,深度融入海洋强国战略。2017年,《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16-2020年)》首次提出“推进深圳、上海等城市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之后这一定位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得到强化。可以说是深圳提前、主动谋划,为自己赢得了“提前量”,并获得了国家层面的有力推动。

q:提到深港合作,您认为深圳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优势?

胡振宇:实际上,深港合作不仅仅是在海洋领域。在加快推进“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的理念指导下,深圳和香港的互联互通正在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发展。就海洋领域而言,深港合作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基础,下一步可以从四个方面着力。

一是进一步推动东部大鹏湾/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建设,深港联手,打造大湾区航海文化。大鹏新区是深圳海洋资源最丰富的区域,具有发展海滨旅游、海上运动的独特优势。香港有举办海上赛事活动的传统,每年举办帆船赛事400余场,深圳有中国杯帆船赛等具备世界影响力的品牌赛事,深港合作对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航海文化建设、再造航海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推动海洋新城建设。深圳建设海洋新城,可以为“海洋强国”战略落地提供载体支撑,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提供开放平台。海洋新城建设一方面是要推动海洋科技创新,按照“围绕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构建产业生态”的创新发展模式,打造蓝色产业生态圈;另一方面是要推动海洋公共服务,形成重点项目与公共设施建管营一体化,推动对超级码头、超级街区、中欧蓝色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和公共设施的研究。

三是加快推进深港在航运服务、船舶管理、海事仲裁、海洋科研等领域的合作。以海洋科研为例,世界排名前100的高校中,有4所在香港,这4所高校在海水处理、海洋生物研究等领域具备很深的积淀。与此同时,香港是全球科研网络的节点之一,深港合作对于推动人才交流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四是推动深港在信息技术,尤其是在大数据领域的合作,基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或前海海洋新城打造“数字特区”。深圳是全国海底光缆重要枢纽,内地有1/3的海底光缆经过深圳。香港作为亚太区金融、国际贸易及物流枢纽,也是区域大数据的聚集地。深港两地在信息技术和数据领域的合作,将推动深港两地数据跨境发展,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一体化发展。

q:深圳正在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对此您有哪些建议?

胡振宇: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需要从顶层设计和创新实践两个维度出发,强基础、补短板。基于此,我认为深圳可以从以下三点着手。

首先,深圳要把握海洋经济的特点,加大政策供给和支持力度。海洋经济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高渗透、高科技的特点,其中高投入、高风险使得企业发展海洋产业动力不足,因此需要以高技术作为支撑,通过保险、金融来对冲风险。这就需要政府在政策供给上有所侧重,支持也要能跟上。

其次,要抓住机遇,推动海洋产业升级。深圳海洋经济结构变化明显,从十年前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三大传统海洋产业占比超过90%,到今天海工装备制造、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医药、海洋金融和海洋信息服务等五大海洋新兴产业占比超30%。下一步,深圳要抓住建设全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的机遇,完善海洋科技创新生态链,培育海洋新兴产业新动能,推动海洋产业升级。

第三,加强国际合作,进一步提升开放度和国际化程度。一是深圳要打开思路,形成“空天地海一体化”思维,在对地对海观测、海底光缆数据联通、蓝色碳汇等方面搭建数据网络,加入国际科研,发布自己的大科学计划,延揽国内外人才、团队进入;二是要通过搭建平台、网络,突破地缘政治障碍,共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三是要推动海洋优势产业大批量、多批次走出去;四是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通过金融、法律、智库机构超前进入,为海外深企保驾护航。

推荐阅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