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2-31 10:19
在物质时代高速发展的当下,人类如何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天、地、人、神如何诗意的栖居?究竟有没有天人合一的境界?
2020年12月26日,第175期银湖沙龙诚邀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博士、广东省传统医学会副会长王育武做了一次精彩的文化“跨界”分享,以“东方四经:道德经、大学、心经、黄帝内经”为题,分别从天、地、人、天人合一的不同层面对四经展开阐述。挖掘东方的智慧,打通道学、儒学、佛学和医学的隔阂,寻找东方人的思想本我。
王育武老师认为,人生境界,法于自然,止于至善,不执两端。以《道德经》为代表的道学,能使人体悟自然,感悟自然界的真谛。以《大学》为代表的儒学,能使人明白在社会中如何建功立业,取得人生价值。以《心经》为代表的佛学,能让人参透人生苦乐,达到不止两端的涅槃境界。而建构在天道观思想之上的《黄帝内经》能助人理解天人合一思想,从中医理论和实践中,实证天人感应的妙道。
道学,道法自然
圣人之书:《道德经》
金·木·水·火·土(体悟自然真谛)
王育武老师通过长时间的钻研,提出《道德经》是帝王之学。
他先介绍老子的身世。老子的祖上是周文王的第九子,世袭聃公爵位。聃公的职责就是做天子的礼师。历代聃公后代是天子的伴读,是下一任天子的老师。老子是23世聃公,是周景王伴读,周敬王之师。但周敬王之后,周朝嫡长子继承天子位的体系乱了,老子也就避世于周源灵台和公(周懿王嫡季子姬和)属国,并秘授周世子所习《道德经》版本予和公后代,世守传承至今。
2018年,《姬氏道德经》由和公嫡宗子姬英明公示出版后,颇引争议。王育武老师通过反复对照、学习,发现该版本逻辑清晰严谨,肯定《姬氏道德经》的重大价值所在。
王育武老师还归纳了老子帝王学的传承大致脉络。老子最著名的学生是文子,也就是计然。越大夫范蠡尊计然为师,计然就授范蠡七计。后来,范蠡佐越王勾践,用其五而灭吴。而这种天道观思想指导下的治国之学经由齐国的稷下学派。后又发展到秦国的吕氏门下学派,到汉代的淮南王门下学派,然后再形成汉代的治国之学:黄老之学。
《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理论篇,包括道经卷、德经卷、道理卷,这是告诉未来皇帝世界本体是怎么样,以及方法论是怎么样。下篇是执政篇,包括道政卷、道法卷、道术卷,这是教授世子治国御民之道术。
教授的程序也有讲究,当天子很小的时候,不能讲得太庞大了,就要先用三年学道理卷,再反过来讲德经卷,再讲道经卷。长大了就开始讲道政、道法,道术这些篇章。
王育武老师逐一分析总结了上下两篇六卷的精髓思想。
道经卷就是本体论,回答世界从何而来,讲清楚道是什么东西。通过对道的阐释,描述了万物从无生有,最后又回归到无的状态,则就是道生万物、归根曰静,所以要道法自然。
德经卷是说明白圣人之德,圣人要道法自然。圣人要上德不德、上善若水,还要被褐而怀玉,内心富有,还必须和光同尘。
道理卷是处世之理。比如以无为用,说的是不功利;有无相生,说的是不执有;为而不争,说的是不取巧。
道政卷是治国之政。治大国如烹小鲜,比如慎终如始,治于未乱;祸福相倚,和光同尘;不以智治国。
道法卷是治国之法。国王要以贱为本,受国之垢,意思是要检讨自己,不能推诿责任,有错就要认,承担全国的屈辱。还要损有余以补不足,要平衡。
道术卷是治国御民之术。提出教民少私寡欲、畏死贵生,治国要慎用凶兵等思想。
这就是《道德经》的基本架构。而在历史长河中,天道观是有发展的。从周革商命,以“天命”取代“帝命”,周公提出了“德以配天”的思想,再到齐国稷下学宫邹衍的“五德更始”理论,再到汉朝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帝王学的关键在于治理国家如何道法自然。
儒学,止于至善
士人之书:《大学》
仁·义·礼·智·信(恪守社会责任)
对应天道的,是地道,关乎社会。王育武老师以《大学》这篇文章,带领嘉宾走进儒学思想。
周朝建立的大学制度,就是为治理国家培养选拔管理人才(士人)。
《大学》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知止),止于至善”。教我们要止于至善,做到自己最擅长的,就是最合理的。现实很多例子告诉我们,很多人追求功名利禄最终失败就是源于不知足,不知止。
由此引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告诉我们人的心要定,定了才能静,静了能安,安了能思虑,能够思虑,才可能有所得的本末思想。
同样道理,要治天下,先治其国;欲治其国,先制其家;欲治其家,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知。致知在格物,所以是格物致知,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学“格物致知,修齐治平”的思想其实是源于《道德经》德经卷中,“仁义礼智信”的思想源于《道德经》德经卷上。
王育武老师总结,儒学源流发展主要是由周公以天道观思想制定了一个严格的礼制体系,而老子正是这礼制体系的思想传承中枢,天子礼师。而后孔子对周王朝礼制的坚持,孟子对天道的思索,再到荀子李斯提出的“法于道”,再到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历代儒家所坚持的是社会制度的稳定。而正如老子在道德经所指出的“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儒学的根在于道学,一个合理的社会制度在对当下的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
佛学,不执两端
世人之书:《心经》
生·老·病·死·苦(参透人生苦乐)
天道地道人道,佛学就是探究人道的。
王育武老师先梳理了佛学概貌,从释迦牟尼的原始佛学开始说起。释迦牟尼基于对人生很多苦难的思考,提出“苦集灭道”的四谛观。意思就是人生是苦的集合,如何灭掉这些苦,达到“涅槃”的完美境界。其中核心观点是: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看空了才能不执。
释迦牟尼只专注于现世解脱的人生智慧,而对十四个超越经验认知层次的问题,佛陀舍置不答,这就是佛学的“十四无记”。
正因为许多问题没解决,释迦世后佛弟子围绕着:依佛依经、钱财布施、如来有无、佛法死活、我身有无、心性尘染、罗汉层次等问题产生了各种分化,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佛学的分支。
其中,大乘佛学阶段,龙树重新强调中观思想:缘起性空,不执两端。并由此成为中国禅宗的渊溯
大乘佛学最经典的就是《金刚经》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里最精彩的表述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会上,王育武老师带领听众顺着《心经》逻辑,一层层解读,并提出自己的理解,很多人读心经,努力在理解“色即是空”,不多人在探索“空即是色”。如何理解“空即是色”?因缘际会,缘到了,诸法到了,就成就了;缘尽了,又消散了。因缘是可以创造出来的,是可以努力出来的。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这是有为法,不是无为法。
佛法的精妙之处,在于人如何在短短的一辈子里,去把握诸法的不执,就是不要执着于有,也不要执着于无,这才是不执两端的思想。有就来,没有就算了。这才是大智慧,不执两端的智慧。
医学,天人合一
真人之书:《黄帝内经》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王育武老师认为,医学是理解天人合一的方便之门。
《黄帝内经》提出的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不同境界层次。
王育武老师详细解释了《五运行大论篇》,展现《黄帝内经》的宇宙观。天人合一最核心是要找到并理解运用天的规律,由于掌握的是天道规律,历代大医都是文化的集大成者,所谓上工治国,正如范仲淹所说:不为良相,即为名医。天的规律主要有: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规律、地球自转的规律、五星和太阳的运转规律,还有28宿及星云的变化规律,并从中寻找周期与变化,在这种变化之下,地球气候和万物的生长、转化,寻找病机和治疗平衡的方法。
如果说《黄帝内经》天道观思想的本体论是“天人合一”,它的方法论就是“象数思维”,在这一思想方法上《内经》建立起一个五行、五脏、五味、五色、五虫、五季、五谷、五志、五变、五音……的包罗万象的阴阳五行体系。
王育武博士重点介绍了陶弘景《辅行诀》用药法,通过药性阴阳和组方原则,理解中医用药和组方的基本原理。
最后,王育武博士认为应从天、地、人以及天人合一的不同维度理解人生境界,以道法自然、止于至善,不执两端作为道、儒、佛学的基本要义。
互动环节
众多嘉宾围绕中医话题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嘉宾李俊从中医观相的角度,总结西医讲的是各个系统,中医是六经辩证。这也就是相术思想,相清楚了,用药就简单了。嘉宾天籁从天人合一的角度,结合自身生活经历,表达了对中医学习的热情。
《道德经》的版本和排序问题也引发了大家热情讨论。嘉宾于长江认为,顺序不同的关键,是在呼应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提问,能代表不同时代人们思维学习的秩序,理解认知的秩序。
嘉宾熊宗俊提问对市面上不同国学经典推荐书目的看法,王育武老师回应,国学经书浩如烟海,自己推荐的四本,只是从表达天、地、人、天人合一的角度出发,任何一本经书都不可能涵盖所有。每一次表达,总是选择一个方向,作为引子,有所讲,有所不讲,有所为,有所不为。对此,嘉宾阳明进一步表达,在人类走到新时代的当下,他更期待看到新器新用,即如何在当下有更适合时代的新思想的产生。
主持人郑宇劼谈到历史是国家之根,文明乃民族之魂,文明体系规范着人们的心理、观念和社会行为,是社会制度和社会架构的内在指导原则。中国传统社会在晚清被打破,进入一个被动现代化的过程,一百年来不断学习、吸收西方的文化和制度。诚然,当今中国在物质生产、综合国力上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能否重建一个新的稳定的社会结构仍然是国家治理上的重大挑战。从世界范围看,“文明的灯塔”正在面临重大的调整,西方社会似乎正在远离其新教伦理精神,人们并未看到福山所谓“历史的终结”,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却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凡此种种,我们能否在东方的传统智慧中找到解决之道?最后他总结到,中国古代的学问,是求道的学问,是求心的学问。和西方传统中寻找“彼岸”和“救世主”不同的是,中国人讲道,从来不是向外寻求,而是向内心寻求,在“现世”中找寻答案。对此,王育武老师的发小叶柏辉受此启发,也补充说,达到天人合一的人生致高境界,是要止于至善,通过不断修炼,佛的境界,圣人的境界,真人的境界,是有办法可以达到的。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