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是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的开局之年,而刚刚召开的深圳第七次党代会报告中,首次系统地诠释了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先行示范区的“双区”叠加效应,必将开辟深圳发展的新境界。放眼2049,我们必须继续发扬特区精神,解放思想再出发。
01
认清新形势,不负新使命
1、新形势之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vs美国重新伟大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可持续地快速发展。而美国作为最大的发达国家,要“让美国重新伟大”。中美经贸摩擦有进一步加剧态势,美国遏制中国的手段、政策都在持续加大。
2、新形势之二: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vs逆全球化
新冠疫情下,世界经济下行风险进一步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经济全球化遭遇更大的逆风和回头浪,此对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带来严峻考验。
3、新使命:全力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深圳是中国的深圳,也是世界的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对深圳经济特区提出的一个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追求的是经济、社会、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全过程先行示范。这是伟大的使命,也是伟大的责任。
02
探索新举措 创立新范本
面对新使命,深圳必须更开放、强创新、广合作、深改革,进一步加大解放思想力度和发展步伐,在中美贸易战中率先取得突破,破解美国卡脖子、脱钩等负面冲击,既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1、立足全球坐标系,探索城市发展新模式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全球治理体系以及国际社会关系的变化,作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城市,先行者深圳遇到的困难最早,遭受的冲击和挑战最大,从中兴、华为等龙头企业,到大疆、云飞励天等独角兽型企业,深圳的高科技企业正不断被美国商务部纳入实体经济制裁名单。深圳要准确把握大势之变,要坚持立足全球坐标系,统筹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两种制度,探索城市发展新模式。
2、以营商环境提升为核心,推动城市更开放
作为改革开放的尖兵,要继续坚持开放初衷,在更高层面、更多维度进行开放。一方面,集聚国际的优质资源,为深圳和国家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国家开放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对标国际先进城市和市场主体预期,努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3、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抓手,推动科技创新突围
深圳要大力强化基础性科学研究,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内生原动力。其一,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规划建设中,需要站在国际领先的高度。其二,探索科研投入新机制,蹚出科学探索和科技创新的深圳路径。其三,争取在中美经贸摩擦中卡脖子的重要环节,稳、准、狠发力,补短板,率先突破脱钩封锁。其四,面对人工智能、生命科学、云计算和大数据等重大领域,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和政策创新力度。
4、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依托,发挥深圳核心引擎作用
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之一,在深港合作不断强化基础上,继续深化与东莞、惠州、河源等城市合作。首先要打破传统的行政边界,以都市圈的模式和要求,共同推动轨道、高铁、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将集合城市理念根植其中。其次要跨区域建设梯次产业体系,围绕新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等领域,建立“深圳孵化 异地转化”、“深圳总部 异地生产”、“深圳研发 异地孵化”等多种产业和科技创新的合作路径。
5、树立城市发展新标杆,打造中国先行示范区样本
人口规模的不断增长对深圳的城市治理是一个大挑战,新冠疫情对城市治理又提出新的要求。随着人民对美好幸福的需求标准不断提高,深圳一方面还需通过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建设等手段,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由效率深圳向幸福深圳转变,成为新时期中国城市发展的标杆;另一方面,进一步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提升社会治理能力,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区的设计理念,建立具国际规范的社会治理标准,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新形象。
//本文整理自武良成副院长在深圳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期间的发言
(9)
5月16日,深圳市政协第七届一次会议胜利闭幕。第六届政协委员、我院副院长武良成同志继续留任,并当选为第七届政协常务委员。5月19日,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胜利闭幕,我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同志和城市化所研究员明亮同志当选为第七届人大代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