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31 16:43
在“双区”建设背景下,作为深圳都市圈成员的惠州,加快实施深度融深融湾八大专项行动。“惠州主动对接深圳,这是一个积极信号。”5月26日,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汪云兴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惠州政府从理念到思路再到行动上融深融湾,有利于支撑大湾区建设。应当继续主动对接,强化互动合作,推动经济深度联动,特别是要在营商环境方面对标对表深圳。
“从原来深莞惠经济圈(3 2)到如今深圳都市圈,惠州是环深发展的重要极点。”汪云兴表示,从历史渊源来看,深惠曾经是一体的。从区位来看,深惠是紧密相连的。从产业链来看,深惠产业是一体化的,尤其是电子信息形成一体化的产业体系,一大批企业都在深惠两地同时布局。
汪云兴认为,在大湾区城市中,惠州具有四大比较优势。其一是空间优势,惠州的土地空间广,且土地开发强度仅为10%左右,远低于周边的深圳、东莞。其二是区位优势,惠州紧邻广深莞,处于大湾区中心城市辐射粤东粤北的枢纽地带。其三是产业优势,惠州有很好的制造业基础,特别是电子信息、石化产业发展势头较好,有不少头部企业的上下游配套。其四是生态优势,惠州的生态环境优良、文旅资源丰富,有利于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他表示,相比广深佛莞四个“万亿俱乐部”城市,惠州的经济总量还偏低,也还有较大差距。但这也说明惠州的增长空间和潜力很大。“如果惠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将可以在大湾区中找到独特定位、实现差异化发展。”
汪云兴表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惠州狠抓工业和园区建设,特别是推进“3 7”工业园区和发展电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这个路子选对了,而且应继续朝着高端化的方向升级。
在汪云兴看来,近年来,通过高铁等轨道交通建设,惠州加快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今后深惠交通联系会越来越便捷,有助于经济发展要素的自由化流动。
都市圈一体化除了要基础设施等硬件实现一体化,还要推进营商环境等软件一体化,惠州如何缩小与深圳的差距?汪云兴认为,惠州近年来推出一系列举措,使政府服务效率和营商环境得以提升,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相比深圳等发达地区,惠州距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还有差距。接下来,应进一步查缺补漏、查找弱项,学习借鉴深圳等地的先进经验。
他表示,当前,深圳正加快建设先行示范区、实施综合改革试点,开启营商环境改革5.0版。惠州可以对标对表,进行逐项研究。特别是可以结合惠州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复制推广、消化吸收深圳5方面47条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
“近年来,内地很多城市派干部到深圳跟班学习,一方面是学习深圳的理念、思路,另一方面也可以近距离对接项目、产业、创新等资源。”汪云兴认为,惠州可以参考借鉴类似做法,通过派员到深圳培训学习,加强与深圳干部的交流互动及各部门的常态化联系。
//记者 周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