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的变革中,发达国家纷纷将科技创新聚焦于先进制造业,使得先进制造业成为战略布局的重心。作为中国制造业的强市、大市,深圳的创新也发源于制造业。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深圳的先进制造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应重点聚焦哪些领域?
一、从“成本导向”到“战略导向” 深圳制造业成为发展“脊梁”
制造业是深圳城市的灵魂,工业是支撑深圳发展的“脊梁”。长期以来,深圳坚持制造业立市,把先进制造业摆在现代产业体系的突出位置。2021年,工业占gdp的比重超三成,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达4.1万亿元,连续3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深圳既有中集、亚太卫星等上天入海的大国重器,也有华为、比亚迪、迈瑞、大疆等科技制造,还有富士康、立讯精密、欣旺达等制造业供应链。这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的龙头企业,是深圳制造成为大国制造的重要支撑。
//欣旺达5g生产线。宝安日报记者 宋璐 摄
深圳先进制造业已经从“成本导向”转为“战略导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深圳制造正从“成本”向“创新”转型。过去,成本一直是深圳制造业关注的最重要因素,也引发很多关于制造业外迁等各种讨论。当前,深圳制造业逐步加大科技投入,通过研发和创新来谋求企业竞争优势,如华为公司每年按销售额的10%拨付研发经费的原则,2021年华为的研发费更是高达全年收入的22.4%。
2、深圳制造从“制造”向 “数智”转型。受制于人和土地空间等因素,深圳很多企业不断加强智能制造发展,加大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化来破解要素成本上升难题。一场数字化转型“大戏”正在深圳制造上演。
3、深圳制造从“产业链”向“产业集群”转型。过去,深圳更多关注产业链的配套及完整性。当前,深圳已经走完了产业链完整性的发展阶段。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的“20 8”产业集群,深圳制造正加速形成产业集群,通过集群促进产业的融通,构建深圳制造的创新共同体。
当然,不可回避的是,深圳先进制造还面临着方方面面的新问题:如何构建大企业和千万中小企业的研发纽带及供应链纽带;如何破解“工业上楼”与先进制造高质量发展的匹配性;如何建立深圳制造与全球制造的区域布局平衡;如何汇集更多的全球创新资源为深圳先进制造业所用。
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深圳需要“三大重构”“五大聚焦”
深圳先进制造业的星辰大海在于放眼全球,在于敢于在全球科技迷航中探索深圳路径。深圳更应以建设“全球一流的先进制造中心” 为发展目标,为此深圳先进制造业需要“三大重构”“五大聚焦”。
三大重构
一是重构供应链体系。在“20 8”基础上,针对当前深圳制造业进行战略性调整,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改变过去大量零部件从国际进口,短平快地发展制造业,用国际供应链进行集成制造,实现快速市场追赶。为避免受制于人,需要对深圳先进制造业供应链体系进行系统性再造,在制造业基础性材料、工艺和体系进行系统性谋划和布局,支持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同步培育供应商,在关键领域加大政策支持。
二是重构要素体系。把制造业创新和科技创新要素有机融合,搭建高端要素汇集平台,集聚制造业科学家群体,壮大企业家群体,建设一批围绕智能制造和“20 8”产业集群的新型研发机构。
三是重构空间体系。在保障工业用地的总体规模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深圳国土空间与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即大型先进制造产业区。如台积电、特斯拉等都是通过大产业区进行布局,让土地空间规划适应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需求。
五大聚焦
一是聚焦战略性行业。在“20 8”产业集群有所侧重,针对能够牵引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如智能网联汽车、数字经济、芯片等一批核心产业,进行战略性铺排。
二是聚焦战略性企业。聚焦华为、中兴、比亚迪、中集等战略性制造业企业,建设产业集群。支持企业在全球布局,推动企业成为全球一流企业,支持企业把深圳打造为全球总部,在深圳布局先进制造。
三是聚焦制造业数字化。围绕深圳重大产业、重大制造业领域,深度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建设一批国际数字标杆工厂,打造一批数字产业集群大脑,将“深圳制造”建设成为中国制造,乃至全球制造业的数字母工厂。
四是聚焦重大产业平台。构建一批真正的先进制造大区,推出一批大规模生产制造园区、研发型制造园区、孵化型和新型研发机构汇集型园区。
五是聚焦“专精特新”。针对产业链,布局供应链,把中小微企业发展成为“专精特新”企业集群,根据重大产业、重点产业环节,有所侧重地支持企业围绕行业和深圳先进制造领域进行集中科技创新。
(0)
《报告》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创新上应加速范式变革,畅想“共享创新”的新模式,先强带后强,做大“共享创新”科创生态的“榕树效应”,让科技、产业、企业、人才资源“拧成一股绳”实现同向发力,加速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迈向全球顶级科创湾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