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端智库 /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 / cdi-凯发官网入口

时间:2025-01-27 11:17

121

qq20250210-113033.png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30万亿元,达到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课题组重点观察的九大城市顶住多重压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总体上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取得了亮眼成绩。下一步,各大城市需要大力提振有效需求,全方位扩大内需,激活经济“新引擎”。

一、上海经济总量突破5万亿元,广州和天津排名均下滑1位

上海、北京和深圳稳居全国城市经济总量前三甲,上海突破5万亿元。2024年,上海、北京、深圳gdp分别为53926.71亿元、49843.1亿元和36801.87亿元,稳居全国城市前三名。上海成为中国首个gdp突破5万亿元的城市,也成为全球经济规模最大的五大城市之一。按照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上海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51404.47亿元。也就是说,上海在2023年已经成为中国第一个5万亿元城市。北京的gdp总量也已逼近5万亿元大关,仅差临门一脚,深圳距离4万亿元目标也又近了一步。

上海、北京经济增量领跑重点城市。与修订后的2023年gdp规模对比,上海、北京2024年实现经济增量2522.24亿元和2489.4亿元,均超过2000亿元,领跑重点城市。广州经济增量仅有308.94亿元,相对较少。

全国城市竞争格局加剧,重庆全国第4、广州全国第5、天津全国第12。近几年,广州和重庆两座城市间的“第四城”之争一直备受关注。2023年广州凭借第四季度的增量在年底回到了全国第4,但进入2024年后,重庆在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均保持对广州的领先,全年实现对广州经济总量1160.65亿元的领先,一直保持全国“第四城”的位置。武汉继2023年跌回全国第9后,在2024年与杭州的经济总量差距进一步拉大到753.77亿元,未能回到全国第8的位置。天津自跌出全国前十后,近几年一直保持全国第11的位次,但2024年gdp正式被宁波超过,全国位次下降到第12名。从青岛与天津“北方第二城”的争夺看,青岛2024年经济总量距离天津仍有1304.86亿元的差距,天津仍占据一定优势。

深圳gdp增速领跑重点城市,广州gdp增速较低。从增速看,深圳、重庆、成都、青岛、北京、武汉和天津gdp全年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广州2024年gdp增速仅有2.1%,不仅低于全国增速,也低于广东省增速3.5%,传统支柱产业面临较大转型压力,经济回升基础亟需加力巩固。

qq20250210-113132.png

二、工业“稳定器”“压舱石”作用显著,新质生产力发展加速

各地工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在稳定经济大盘中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广州工业仍处于承压调整期。2024年深圳、青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和9.4%,大幅领先其他城市。2024年深圳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54064.45亿元,全口径工业增加值12409.13亿元,继续排名全国“双第一”。青岛在35个大类行业中有27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达到77.1%。支柱产业作用明显,重庆汽车产业保持高速增长,增加值比2023年增长26.7%。广州支柱产业中,汽车制造业仍处于动能转换深度调整期,增加值同比下降18.2%;电子产品制造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4.8%和5.2%,全市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负增长,同比下降3.0%。

代表新质生产力的产品产量增速较大。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集成电路等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成为重点城市工业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北京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分别增长2.8倍、61.0%和27.6%,深圳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电子元件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5.8%、31.8%、21.3%,天津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13.0%和32.7%,重庆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产量增长90.5%、1.1倍,武汉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66.5%、18.9%。

qq20250210-113158.png

图1 2024年九大重点观察城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三、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两重”政策效果明显

从各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看,成都、北京、上海增速分别为7.3%、5.1%、4.8%,重庆、广州和青岛则仅有0.1%、0.2%和0.8%,相对较为平稳。随着“两重”建设全面推进,各地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回升,北京、天津、武汉、广州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7.7%、12.7%、8.0%、7.7%,显著高于全部投资增速。各地设备购置投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北京、成都设备购置投资分别增长32.1%、29.9%,武汉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38.8%,拉动武汉全部投资增长了4.6个百分点。

qq20250210-113232.png

图2 2024年九大重点观察城市投资、消费、出口增速

四、深圳成为进出口和出口规模“双料冠军”,各地高新技术产品扬帆出海

2024年深圳市进出口4.5万亿元,首次突破4万亿元,时隔9年后重返内地外贸城市榜首。其中,深圳出口连续32年居内地外贸城市首位,与深圳电动汽车、锂电、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和电器、服装、家具“老三样”均保持快速增长有直接关系。深圳“新三样”产品2023年和2024年出口额同比增长33.9%和11.5%,“老三样”产品出口额分别增长5.6%和6.8%。武汉和青岛2024年出口额同比增长21.1%和12.0%,青岛出口额首次突破5000亿元大关达到5278.2亿元。由于成品油出口配额不足,加之中国成品油出口退税率下调政策于12月1日生效,2024年12月我国汽油出口量跌至低位。成品油是北京的重要出口商品,2024年在北京出口中占比达到27.1%,全年出口额同比下降23.6%,也直接拉低了北京的出口增速。此外,各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加,广州、成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增长11.7%、11.2%,青岛机电产品出口2675.7亿元,增长17.1%,拉动其出口增长8.3个百分点。

五、消费市场明显疲软,提振消费活力仍需多点突破

从重点城市消费增速看,武汉、重庆、成都等中西部城市消费复苏回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同比增长5.3%、3.6%和3.3%,重庆不仅消费总额大,还能保持较高增速,已形成多点支撑的消费增长格局。天津、上海、北京消费均为负增长,分别同比下降3.1%、3.1%和2.7%,广州和深圳也仅略增了0.03%和1.1%。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两新”政策的带动下,各地出台补贴细则,带动家电、家装等销量增长,但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仍待进一步提升。从三驾马车的角度看,如何加快提振消费已成为重中之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今年九项重点工作首位,消费板块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总体来看,2024年重点城市实现了新的突破,但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2025年需要加强系统谋划,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激发市场活力,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本期执笔: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通证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马朝良博士

推荐阅读

网站地图